欢迎来到深圳市股权投资研究会网站
关注官方微信
电话:13670126502
资讯动态
首页 »
新闻资讯 »
【私董会】第23期:大健康领域教授、博士深度探讨投资及创业机遇
【私董会】第23期:大健康领域教授、博士深度探讨投资及创业机遇
新冠疫情来得这么突然,就连经常自夸医疗技术先进,医疗资源充沛的美国都穷于应付;进入2021年四月份以来,印度新冠日感染人数开始突破30万,引起世界的震惊。面对这样的全球挑战,大健康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领域。
后疫情时代下,中国大健康市场正迎来蓬勃发展。友好的政策环境、积极的行业互动、强烈的用户需求,将加速市场参与者的商业化与证券化步伐,资本市场将迎来新一轮的结构性价值投资机会。
4月22日,深圳市股权投资研究会组织大健康领域的相关专家、教授、创业团队齐聚一堂,围绕“大健康领域的发展趋势以及投资机遇”主题一起深入探讨市场的机遇。
(聚会现场)
参加的人员如下:深圳市股权投资研究会会长陈超明;深圳市股权投资研究会副会长、香港华盛资本集团总裁朱剑峰教授;深圳市股权投资研究会副会长、广州大学王家海教授;深圳市股权投资研究会理事、深圳市广弘智慧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司树宏;深圳市股权投资研究会大健康领域专委会主任、深圳市拓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李鹏;深圳市股权投资研究会秘书长陈鹏军;深圳近邻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教授及博导林佳奇;深圳市股权投资研究会理事,高特佳投资集团执行合伙人张鹏博士;新领医药技术(深圳)有限公司CEO兼首席科学家唐俭生博士;新领医药技术(深圳)有限公司共同创始人廖世平博士;招商证券投资银行委执行董事刘兴德;深圳恒卫科技CEO陈磊博士。(后附与会人员简介)深投研究会会长陈超明对参与本次私董会的人员表示诚挚谢意,并表示深投研究会自始至终秉承“聚势度人”的宗旨,围绕各会员建立“校友圈+事业圈+朋友圈+生活圈”的生态信用体系。立足深圳,聚焦一级市场,聚焦粤港澳大湾区,致力于股权投资实战研究及优势资源整合,致力于成为股权投资领域的商界精英人才库,希望通过本次大健康领域私董会的深入探讨,让参会成员在大健康领域进行融合创新,通过各自的专业能力及社会资源促进深投研究会大健康领域各项目运作的价值提升。在私董会的议题讨论中,各位参与成员纷纷将各自的干货予以分享。具体内容总结归纳如下:1、回首过去一年,在疫情影响下,健康消费成为刚需,大健康产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催生出产业新机遇,并有力带动经济复苏。疫情初始时,在全球市场,消费者对营养保健食品(如维生素C、松果菊、大蒜片等)和清洁产品需求的激增。
2、随着“健康中国”战略全面推进,中国的大健康产业更是蕴藏着丰富能源的商业蓝海,预计到2030年,中国大健康产业规模将达16万亿,是目前市场的3倍。美国、法国和德国的健康消费支出占GDP比重超过10%,英国、日本、澳大利亚则在10%左右;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健康产业规模仍然较小,GDP占比不足5%。伴随中国国力增强、人口老龄化、中产阶级数量和人均收入增长、以及居民认知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向“以健康为中心”等因素影响,居民用于健康服务业的消费比重将持续增加,大健康产业在拉动内需、带动新兴行业发展、降低医疗成本、提升居民幸福感和生活质量等方面,达至多赢,加速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3、作为增长速度最快、回报最快就是两个行业,目前来说,分别是科技行业与健康行业。科技与健康两个领域发展的黑马企业,能够高速发展,带来极高的估值,在中国将会引领出千亿级市值的企业,甚至会产生万亿级市值的世界级的企业。
4、前二十年经济周期属于粗放原始型,房地产和股票大行其道;后二十年经济周期,中国制造业及互联网兴起,发展速度远比英美等发达国家快;接下来20年经济周期,将围绕数字经济科技和健康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服务业、现代制造业处于主旋律地位,将迎来极大的机遇。
5、“十四五”规划和建议要求结合“互联网+医疗服务“,持续推广远程医疗,到2022年实现98%以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接入互联网,并实现医联体内部业务的互联共享。中国医疗健康行业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供给侧改革,预计将会通过促进院外渠道的发展以及加速数字化进程对药品流通和医疗健康服务的提供带来深远的影响。近年来已出台多项有利于“互联网+医疗健康”的政策,包括线上开具处方、线上处方药销售、线上问诊合法化及标准化、医保报销支持以及鼓励线下医院建立互联网医院等等。
会议讨论结束后,各位参与成员纷纷提到各自在医疗领域正在运作的诸多项目,都希望后续在深投研究会的统筹下,能有更专业的人才网络资源来促进项目价值的更大提升。
(部分与会人员合影)
深圳市拓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2月,是一家集生命科学基础研究、医学成果转化、生物医药研发外包为一体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证书编号:GR202044200224)。在深圳大学城民企科技园建有1000平方的研发中心和332平方的实验动物中心,已获得《实验动物使用许可证》(许可证号:SYXK(粤)2020-0230)。建立了动物、病理、生化、分子、细胞、蛋白6大技术平台,以动物模型和动物药效评估为核心,为基础科研、医学转化、新药研发、临床诊疗等生物技术领域提供一站式专业服务。深圳市拓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具有专业的技术团队,已经为国内外300多家医院、高校和生物医药公司提供了1000多项技术服务。拓普生物将持续为客户提供最真诚与优质的服务,实现公司“愿天下没有难治的疾病”的美好愿景!深圳近邻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本科毕业于北航,博士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2012 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系任博士后研究员,2015 年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 Koch 癌症研究中心任博士后研究员,2018 年在美国BrainCo Inc. 担任研发总监。2020 年任大连理工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教授。从事生物屏障和纳米生物界面的研究,相关成果发表于 NatureBiotechnology, 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 Nature Communications, ACS Nano, Nano Letters, Science Advance, Small 等多个国际期刊,总引用次数超过 1000 余次,h-index=10。获得多个国内、国际专利,其中体内递送专利技术授权给美国 Lyndra Therapeutics,已在六个国家和地区获专利许可;核酸递送技术已应用于新型药物和疫苗的研发。林佳奇在美国 BrainCo Inc. 担任研发总监期间,带领团队成功研发了柔性生物电极,建立了首个水凝胶柔性生物电极的生产线,实现了柔性生物电极的量产。目前该电极产品销售于 15 个国家和地区,其脑电产品获得了美国宇航局 NASA 的报道,应用于美国奥林匹克运动队,肌电产品被美国《时代》杂志评为 2019 年度最佳发明。
1987 年化学系物理有机硕士学位,导师高振衡院士,1987 入读元素所博士,导师陈茹玉院士,1990 年完成南开大学-美国马萨诸塞大学联合培养博士计划,1990-1994在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化学系完成第二博士学位。1994-1998,任 NalcoCompany 的高级化学家,从事水溶性高分子材料研究。1998-2003,任 Gillette/Procter&Gamble的高级研究科学家,从事皮肤外用药研究。2003-2011,任 Mylan(迈兰)制药公司高级首席科学家,成功开发 9 个透皮贴药。2011-2017,任世界 500 强制药公司 Teva(梯瓦)研发总监。2017-2019,任世界领先的透皮贴和口膜药公司 Aveva 的全球研发负责人。
新领医药技术(深圳)有限公司共同创始人,副总经理。本科毕业于北京化工大学,硕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博士毕业于纽约大学,研究方向为 DNA 纳米技术在生物化学中的应用。在《科学》期刊上以第一作者发表文章一篇,另外有多篇文章发表在《Nano Letters》期刊上。在美国 TEVA 公司工作十多年,主要负责公司的多个复杂剂型及 505(b)(2)改良型新药质量研究,。参与研发的产品有几十个已获 FDA批准上市。
招商证券投资银行委执行董事,从事投资银行业务十五年,负责及参与的 IPO 项目包括:信立泰、天源迪科、捷顺科技、振邦智能、依顿电子、友讯达、飞速创新等;再融资项目包括:星湖科技、光大证券、盛和资源、天源迪科、比亚迪 非公开发行股票以及仙乐健康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等股权类项目;债权融资项目包括:广晟有色、富力地产、雅居乐地产、东方航空、天源迪科等公司债券项目;新三板挂牌项目包括:穗晶光电、七彩 云南等;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类项目包括:省广股份、天源迪科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并配套募集资金等项目; 资产证券化项目包括恒大地产 ABS、富力地产酒店REITs 等项目,具有丰富全面的投资银行业务经验。
深圳市股权投资研究会会长,南方投资联盟理事、山东大学工商管理硕士(MBA),中国政法大学经济法研究生, 深投研究会MBA商圈联合创始人、深投研究会创业家联盟联合创始人、深投研究会投资机构联盟联合创始人、深投研究会投资并购律师联盟联合创始人。
深圳市股权投资研究会副会长,清华大学硕士、香港中文大学金融 MBA、武汉大学管理学(国际投资管理)博士学位。现任清华大学企业创新与成长研究所研究员/教 授,香港华盛资本集团总裁。兼任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金融硕士导师,武汉大学深 圳研究院教授,香港中文大学金融硕士导师,深圳市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深圳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专家。同时担任深圳市海外留学归国人员协会理事,深圳市福田区金融+创新联盟执行秘书长。
深圳市股权投资研究会副会长,中科院大学(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硕士,美国弗罗里达大学生物纳米博士,擅长领域为:单分子检测(核酸,蛋白等等)、核酸纳米结构、光电通讯材料。现任广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百人计划教授及学术带头人,为了提高纳米孔在分析化学上的应用范围和深度,在国际上首次把离子整流原理用于纳米孔分析化学,分析药物分子,两次在国际大会专题报告(Nanomedicine, 2008.3(1):p. 13-20.)。(B)发明了光透射技术测量纳米孔孔径(ChemicalCommunications,2013.49(97): p. 11415-11417.)。(C)借助纳米通道支撑基底,发现高分子膜材料上具备完美的离子二极管效应和离子整流现象,离子整流系数达几万倍(RSC Adv., 2015,5, 35622-35630.),将进一步用在分析化学上。(D)限域纳米孔内的立体阻碍干扰探针和探测物的相互作用,为了消除这个干扰,设计了无探针修饰的纳米孔分析平台(Biosensors and Bioelectronics,2015, 63(15):287-293.)。(E)运用离子整流解释了高分子薄膜内羧基可以带正电,打破传统观点(Nanoscale,2011.3(9): p. 3767-3773.)。(F)把二维的纳米孔折叠成三维的微米器件,运用于细胞培养和药物释放。
深圳市股权投资研究会理事,现任高特佳投资集团执行合伙人。珞珈山十载,获武汉大学生化与分子生物学博士学位;迈瑞医疗七年,担任体外诊断试剂研发部部门经理,迈瑞试剂专业委员会委员、工程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高特佳投资四季,历任研究部执行合伙人、直投投资合伙人。投身于民主党派工作,现任九三学社深圳市青工委委员。合计十年以上医疗产业开发、管理、投资经验。关注及践行医疗器械、医药、医疗服务各健康领域的项目投资,尝试医疗大健康行业的发展方向宏观、中观、微观的研判。
深圳市股权投资研究会理事,1986 年获山东大学经济学学士,南京大学 MBA,高级经济师,深圳市广弘智慧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广东万海细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战略官。
深圳市股权投资研究会大健康领域专业委员会主任,深圳市拓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硕士,在生物医学成果转化 领域方面耕耘多年。于 2015 年开始创办拓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主营动物科研方向,致力于建立一个全国布局动物科研头部企业。
深圳市股权投资研究会秘书长及创业辅导中心副主任,同济大学工商管理硕士(MBA),美国凯斯西储大学金融硕士、美国项目管理协会(PMI)PMP、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妈妈金融学院等商学院的客座讲师;香港金融教育中心顾问。曾在外资企业、高科技民营企业等机构担任高管,对产品创新企业转型升级、企业资本运作与投融资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目前致力于企业投融资、产品创新企业升级两大领域的研究、实践和教学咨询工作。
深圳市股权投资研究会会员,北京化工大学高分子化学和电化学学士、美国维克森林大学无机材料化学硕士、美国新泽西州立大学高分子化学博士、美国新泽西州立大学博士,美国石溪大学博士后。曾任美国宝洁北京技术有限公司研究员,美国Targacept 制药公司分析员。从事化学品研究和生物医药工作 13 年,擅长计算机辅助的综合配方设计和高通量筛选的高效配方设计。长期从事研究和开发功能性高分子材料的合成和表征的技术,涉及交替糖聚合物,糖抗体聚合物,共轭高分子材料等。